关于对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2-05
 

根据江阴市2017年普通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计划,依据《无锡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方案》, 20171031日、111日,江阴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专家评估组一行 9人对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进行了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评估组听取了陆建华校长《击辑长江和美文化 激扬师生生命活力》自评报告,实地查看了校容校貌和设施设备等情况,查阅了相关纸质和电子文档材料,观摩了大课间活动和特色活动展示,随堂听课 9 节,随机对五年级男女各10位学生进行了跳绳、仰卧起坐体能测试,对15位教师、30位学生和30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25位师生,电话访问了19位学生家长,查阅了部分教师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观看了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评估组在调研、汇总、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评估意见:

一、总体评价

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占地面积22644平方米,建筑面积14233平方米,绿化面积3300平方米,活动场地面积945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276人,其中新市民子女824人,图书36297册,各类专用教室23个。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有专任教师68名,本科及以上学历57人,占83.8%,拥有江阴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能手、新秀18人,其中无锡市级12人,骨干梯队人数占全体教师26.5%

学校以“涵容、坚毅、智慧、创新”为文化核心,以“为儿童的和美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品位日益提升,先后荣获“江阴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学校”、“无锡市优秀家长学校”、“无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无锡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无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主要成绩和办学亮点

(一)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引领内涵发展

学校立足校情,传承创新,把“长江地域文化”定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机整合文化元素,营造学校精神文化,打造特色校园环境,开发系列校本课程,全面架构了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思维、新框架、新路径。

1. 打造学校核心文化。学校坚持文化兴校、文化育人,践行以“为儿童的和美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把“涵容、坚毅、智慧、创新”作为学校文化核心,征集并设计了校歌、校徽、长小学子形象主题词,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将办学理念内化于师生之心,外化于师生之行。

2. 营造特色校园环境。学校以“长江文化”为主题,对文化设施和文化环境进行系统规划、整体设计,特色鲜明、意蕴深远。文化三廊、书香空间、三路四园,无论是设计还是名称都体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明晰的育人理念,发挥了文化对师生成长的浸润作用。

3. 创新人文管理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有思想、有追求、有梦想,确立了“人人都是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努力追求人文关怀与严格规范相统一的精致化管理,创新管理机制,规范过程管理,尊重教师意愿,优化管理队伍,并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促进质量提升

学校坚定不移推进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落实教学常规,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特色活动,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1. 课程建设显特色。学校积极开展课程研究,以“长江文化研究”为载体,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1+7 长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涵盖书香文化课程、艺体美育课程、科学信息课程、长江文化实践课程、“和美”德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隐性环境课程七大类校本课程,并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学生俱乐部活动开设了校级课程14个,年级课程6个,班级特色课程29个,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多样发展、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2教学改革强落实。学校确立了“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质量理念,扎实推进 “三力”课堂文化建设,加强新型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强调教学目标的多元设置,教学内容的统整处理,形成了“以学为主,学导并重,合作共享,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主旋律。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减负增效;夯实集体备课过程,以主题研讨统领备课活动;落实行政听课、学科调研工作,有效监督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文化节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3. 特色活动亮品牌。作为江阴市首届“十佳”书香校园,学校着力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层面营造阅读氛围,提升师生素养。同时,科技、足球均成为了学校的特色品牌。近几年来,学校先后有800多人次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类比赛中获得佳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以德育工作为根基,培育“和美”少年

学校坚持全人的教育观,深化德育内涵建设。以“红领巾长江文化研究院”为组织平台开展小课题研究、德育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表达观点、张扬个性、提高能力。

1德育队伍建设有成效。学校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发展,以“班主任工作坊”为依托,助推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开设名班主任专题讲坛,邀请德育专家进行专题指导,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近年来,学校有1人被评为无锡市德育学科带头人;5人被评为无锡市班主任工作能手、新秀; 2人被评为江阴市班主任工作能手、新秀。3位老师在市心理健康说课、上课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2德育常规教育有特色。学校将德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团队活动、课外实践,围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先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学校培训学习活动,提升家长素养, 形成教育合力,实现了德育效果的最优化。2016年,学校被评为“江阴市优秀家长学校”。

3德育主题活动有系列。学校以“长江文化研究”为抓手,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活动,让学生在长江地域文化研究的系列实践活动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视野,增长阅历,提升综合能力。

(四)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提升队伍素质

学校把提升队伍素养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健全激励教师主动发展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师德师能建设,使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 师德建设引领发展。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发展的首要任务,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规,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弘扬师德先进典型,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开展“五心”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弘扬学校精神,促使广大教师对学校核心文化理念的认同。

2. 研修培训促进成长。学校组织了诸如联合听课、专家引领、师徒结对,资源辐射、机制监督、以赛促训等多种形式的“练师能”活动,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研修功能,通过读书交流、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活动,激励教师更好地发展。

3. 课题研究提升师能。学校树立“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引导教师进行常态化研究,对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各级教研课题正常开展研究。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长江文化引领下小学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研究》顺利结题并获优秀级,市级课题《长江文化观照下龙翔校本新课程开发与研究》成功立项。

三年来,长小教师团队在专业发展上成绩斐然。学校共有3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8人次在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获奖;在市级以上名优教师评比中,有7人次获评市级学科、德育骨干,7人次在原来基础上获得更高层次的荣誉;两位老师的个人课题在江阴市级立项、结题,1人课题获市级二等奖;200余人次的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2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五)以后勤服务为保障,增强装备效能

1后勤服务,精细高效。学校确立了为教育教学和师生服务的观念,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制定各专用教室的使用要求和制度。严格财务管理,规范收费,公开收费项目与标准,杜绝乱收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日常服务工作到位,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及时、优质、满意的服务。

2. 教育装备,升级改造。三年来,学校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更新教育设备、设施,改善教学条件,对校园景观、校舍建筑等进行了维护和改建,升级校园网络、改建机房、建设数字化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办学条件,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提供了物有力支撑。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1学校理念体系需丰富内涵,特色文化需进一步彰显。

目前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师生也有价值认同,但是在文化体系、课程内涵、课堂改革方面还要能够继续精进。一是完善学校文化体系。建议学校对“长江和美文化”进行深入解读,凸显“长江”与“和美”之间的关系,由此提炼出基本理念、发展目标、文化特质,形成物型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体系架构,使之成为师生发展的准则。二是要完善学校课程体系。要在学校的办学愿景和培养目标的指引下,进一步厘清课程分类的逻辑关系,体现出课程实施对育人目标实现的支撑对应作用,在众多校本课程中重点打造一至两门课程,创出课程特色。三是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加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探索力度,形成鲜明的学科主张和品牌项目。以“三力”课堂为抓手,进一步厘清和明晰“三力”课堂的特质、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形成相应的操作范式。

2学校发展态势需突破现状,教师发展需进一步加强。

尽管学校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已有成效,但是对制约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问题需作更深入的思考,需有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追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根据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内生规律,不断引领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师培养和校本培训的方式;要建构具有激励功能的名优教师培养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加大各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队伍支撑;要整体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师教学改革与课程实施水平,培养学校各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教学科研团队,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3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014年以来,高新区累计投入一千多万,用于学校教学楼改建、班班通升级改造、云机房和自动录播教室建设、校园景观改造等,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学生数不断增长,原先设计的28个班级的规模已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再加上社会、家长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期盼,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更好、品质更优、气质更美的现代化学校已成为了大家的共同追求,为此,还需得到教育局和地方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帮助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给予学校师资培训和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信息资源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所必须的经费支持,提升学校发展的文化档次。

 
版权所有:江阴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江阴市领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