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工委 > 五老风采
一群让我感动的人——包括我自己      曹应华
 
发布人:退管会  发布时间:2018-07-30 点击数:
 

 

   

 

在我身边,有许多让我感动的老人——包括我自己。他们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常常活跃在学校、社区、街道、厂矿和企业。他们利用的自身的知识特长和专业水平,在关心爱护下一代事业中做了许多好事,却又默默无闻,不事张扬。

已经80多岁的原南菁中学校长、党委书记、语文特级老师邹石溪先生,在江阴教育界是一位一生敢于梦想,勤于梦想老人。他退休后,仍然为青少年教育呕心沥血,出谋划策。他常年潜心教研,笔耕不辍,先后编写了数十万字的青少年教育丛书,还不间断的在《江阴日报》《江阴老园丁》《七彩人生》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有关青少年教育的文章,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青少年教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方法。凡读过他文章的人都有一个体会,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既不失传统,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教育中可操作性很强。他还常年应市关工委、妇联以及学校、社区邀请,给家长,给青年教师作报告。他的报告思想深刻,语言大众,且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深受听从喜爱。

蔡忠贤先生,他是原南菁中学的教务处长,语文特级教师。他在大家的心目中,德才兼备,才艺双全。他今年80岁了,退休后一直活跃在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上。经常应市关工委、妇联和社区以及学校的邀请给青少年开讲座。他言传身教,教育青年教师要德才兼备,要爱岗敬业。他到学校给青年教师听课,评课,论文指导;到社区给青年人上党课,给家长讲“国学”;到机关给“大学生村官”讲青年崇高理想的树立和实践;每年暑假他都会应邀请,到文庙主持小学新生开笔典礼;给家长和中小学生诵读讲解弟子规。这些中华传统文化深得青少年和家长的喜爱。蔡忠贤先生,多年来还一直帮教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的母亲随厂迁徙到外地。母亲不在身边,年少的孩子一度放松学习,成绩下降。蔡忠贤先生得知情况,多次走访孩子的班主任,任课老师。在他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下,该生不仅考上南菁中学,还当上了团干部,而且成绩一直稳定一班级前十名。蔡忠贤先生是一位闲不住的老人,在“关爱”活动中,永远精神抖擞,蓬勃朝气。

还有一位年逾70的苏婉,她退休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她先后为民主党派,为侨界,为统战事业忙碌过,乐此不疲。从2007年开始,她又把公益活动的内容扩展到学校。她携子女以她父亲的名义在南菁中学成立“苏光华助学金”。她的父亲苏光华是一名空军驾驶员,在抗击日寇战斗中不幸殉难。她为继承遗志,也为激励后人,设立了这特殊的助学金。从2007年开始,她与子女每年拿出12500元,至今已帮助了十多名贫困生。这些学生都考上了大学本科。苏婉女士做好事不张扬,不图名,知道她事迹的人并不多。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在美好的“中国梦”中发扬光大。

在我身边还有一位让我感动的传奇人。他叫方言。他原是南菁中学的校医。说他传奇,是指他的经历和毅力。在他退休前夕,也就是2006年,教育局组织部分退休老同志赴海南参观考察。他是教育局指派的随团保健医生。在十多天的参观考察行程中,他对老同志们关心备至,服务周到,得到大家一致好评。可是,就在返程的前一天夜晚,自己不幸患者上了自发性食管爆裂的罕见病。先被送三亚市人民医院抢救,后转送至海口人民医院救治。由于病例罕见,加上当地医院技术水平有限,生命每时每刻都处于垂危中。学校和教育局边派人赴海南探望,边向江阴人民医院求助。市人民医院最有经验的胸外科主任、副院长陈祥生同志赶往海南。在陈院长的再次手术后,病情总算好转,并逐步康复。方言先生退休后理应在家静养身体,恢复元气,安度晚年。可是,他首先想到如何以实际行动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他在每年暑假期间,都主动请求为广大军训学生传授、演练战地救护知识。请看这样一组感人的数字:2003年演练13场,200445场,200549场,200685场,200866场,200977场,2010116场,201142场。。。。。。仅这10年共演讲609场,受益青少年达7万人左右。如今,他还在继续应江阴一些大中型企业和学校的邀请,给青年工人和学生讲授如何珍惜人的生命,和意外急救知识。他先后在海澜、贝卡尔特、帝斯曼、远景能源、英国劳斯船级社亚洲分公司和城中实验小学等单位讲授安全知识。方言先生的身体至今还比较羸弱,但是,他仍然坚持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不止。

说到这里,感动到这里,也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了自己。我又何尝不是这样,退休十多年来,在做好退休教师工作的同时,为培养第三代,也称得上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了。我有两个小孙女,大的八岁,小的三岁。为了两个小孙女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和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他们开始呀呀学语那时起,就从一些生活小事上,配合家人对她们进行教育和训练,例如,教她们如何与人打招呼,教她们摔倒了不哭自己想办法爬起来,还教她们吃饭保持桌面干净等等,与此同时我又尝试用文字和视频(照片)记录她们的成长历程。至今,我已经为她们写下了60000多文字的日记,拍了200多张活动照片,制作了四个动感视频,并配上文字和音乐。日记内容主要是她们平时的语言行为所构成的故事,以及我对她们的表扬鼓励,或批评提醒。每写好一篇日记,我都要读给她们听,并且要告诉他门我为什么要写这些。我也经常播放视频给她们看,让她们尽情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同时也让她们意识到自己在一天天长大。我还把视频拷贝送给大孙女所在班级,让老师组织小朋友与她一起共享快乐。大孙女儿从这些日记和视频照片中,不仅得到了许多童年的快乐,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学校举办“新闻小主播”和“演讲”活动中,都能从日记和视频照片中寻找引用用素材。这些素材都是她日常的一言一行所积淀起来的小故事,真实活泼生动,还不乏幽默,充满童趣。在幼儿园从中班到大班的每周一次的“播报”活动中,几乎每周都登上“新闻小主播”的荣誉榜。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在参加学校“最美学子——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演讲比赛活动中,获得了班级第一名,并被安排到同年级几个班级巡回演讲,最后被评为最美学子,还上了学校“庆元旦迎新年”视频宣传片。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又被评为三好生。几年来,孙女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平时,我和大孙女过马路,总会她拉着我的手说“爷爷,你要小心啊,当心汽车!”有一次,当他得知我骑电瓶车不小心碰破腿时,她赶紧找来伤口贴,并亲自为我贴上,还关心地问“爷爷,还疼吗?你以后要小心点呀。”有时看到妹妹缠着要我抱时,就会对妹妹说:“妹妹,你要乖呀,不要爷爷抱好吗,爷爷年纪大了,抱你会很累的。。。。。。。”大孙女不仅尊重长辈,还尊敬老师,经常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去看望幼儿园的老师和阿姨(生活老师),有一次我和爱人无意中说起带两个孩子辛苦的事,大孙女在一旁对着我们说:“爷爷奶奶,我们的老师比你更辛苦呀,你们带两个小孩,我们老师要带28个呢!”。每当我耳闻目睹这些童事童语童情时,内心就会无比激动,就会激励我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力求做到关爱自己的孩子和关爱他人的孩子两不误。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技术支持:江苏领悟 版权所有: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10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70350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