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江阴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与江阴高新区实验小学联合举行了“2023年教科研成果展示交流会”,来自两所学校的近30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此次活动由山观实小教科室主任陈洁锦主持,共分两个议程。第一个议程是由两所学校的部分青年教师,展示历时一学期打磨的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申报书。张晶、陈姣、郝德丽、何婷、孙艺雯、陶梦芝,这六位老师进行了展示。六位老师的选题丰富多样,有研究语文教师课堂情绪调控能力对教学效果影响的,有研究英语教学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有研究运用KDU模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把PBL教学模式与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的,还有研究以儿童视角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等等。六位老师向在座的青年教师具体阐述了自己选题出发点、课题架构以及她们对所申报课题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六位老师所展示的课题设计与表达并不完美,但依然可以看出她们在对申报书精心打磨过程中所获的进步。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山观实小语文学科组课题《主题情境下的项目化识字教学研究》作阶段性研究总结。该课题组核心成员冯敏丽老师,就课题目前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向大家作了展示与汇报。
课题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其意义于展示者而言是一次自我整理、归纳、审视与改进;于观摩者而言,则是方法的借鉴、自我的对照、思路的补充,启迪与激励。本次课题研究展示交流活动虽然过程简短,但也带给了在场青年教师很多收获:
有青年老师在此次活动中,感到做课题前期积累的重要性,提醒自己“平时要在知网上多盘桓,多下载一些感兴趣的文献进行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多读书才能提醒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记录自己平时教学的所思所得,也有利于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平时要多阅读,接触新内容,接触前沿思想,才能做好课题。”
有青年老师在听完学科课题阶段性汇报后,觉得“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
还有很多青年老师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如何做课题,如何写申报书、写结题报告,有了更真切直观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