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北漍中心小学:飞羽掠过的大自然课堂
 
发布人:北国中心小学 作者:丁雪莲     发布时间:2025-03-24 点击数:
 

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江阴市顾山镇赤岸村藕塘湿地的鸟鸣声此起彼伏,一大批次迁徙的候鸟途径湿地作短暂的停留。

3月22日上午8点半,北漍中心小学赤岸生态小课堂的24名学生背着望远镜和观鸟手册,在辅导员黄惠刚、蔡旭洋老师的带领下,沿着藕塘湿地木栈道向观鸟台进发。

“注意脚下,轻步慢行。”黄老师轻声提醒,孩子们立刻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湿地中的精灵。孩子们分批有序登上观鸟台,“快看!黑翅长脚鹬!” 四年级的李雨彤突然压低声音,手指向远处的浅滩。通过望远镜,孩子们看到几对修长的身影在水中踱步,黑色的翅膀与雪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光泽。蔡老师取出《中国鸟类图鉴》翻开黑翅长脚鹬的篇章,现场讲解鸟类迁徙路线:“这些‘红腿美娘子'每年从遥远的南方飞来,我们的藕塘湿地正是它们重要的补给站。”

浅滩处,鹤鹬、林鹬、泽鹬、金眶鸻、白骨顶等十余种水鸟渐次现身。迁徙途中停歇的候鸟让生态小课堂的孩子们大饱眼福。黄老师逐一为孩子们讲解每一种鸟的名字和它们的生活特性。

观鸟期间,孩子们分组进行了水质检测。王丹翎仔细比对pH试纸:“这里的水质呈弱碱性,pH值为8。上周降雨后,水体氨氮含量因雨水稀释显著降低……清脆的童声里透着专业。观鸟途中,鲍雨欣还不忘向村民发放护鸟宣传单,宣讲爱鸟、护鸟知识。李诚阳和刘浠盈则默默捡拾路边垃圾,将空饮料瓶装入环保袋,用指尖的温度守护着湿地的纯净。

回到生态小课堂,孩子们将观测的种鸟类绘制在生态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栖息地。在自发组织的研讨会上,“推广有机种植”“ 减少农药使用”等建议此起彼伏,这些充满童真的智慧结晶将被整理成报告提交村委会。

据悉,北漍中心小学生态小课堂已构建完整的观鸟课程体系:春季“飞羽追踪”观测迁徙候鸟、夏季“鸟巢观测”记录繁殖习性、秋季举办“候鸟告别仪式”。通过通过观察环志放飞、参与栖息地修复等实践活动,孩子们在研学中深刻理解了生态系统的精妙平衡。

这片被鸟类选中的藕塘湿地,正成为北漍中心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最生动的教科书。

 

 

 

 

 

 

 

 

 

  

  

  

  

  

  

  

  

技术支持:江苏领悟 版权所有: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10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70350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