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督学:观课议课,助力三力课堂更加有力
发布时间: 2025-04-27
 

观课,是督学每月入校挂牌督导工作的"六个必"要求之一。每个年度,督学观课大致有50次左右,且大多数课与督学以前所从教的学科不尽相同。但督学不仅不能以此作为敷衍塞责的借口,反而应该更加关注各科课堂,并在不断学习和逐步积累的过程中为学校三力课堂校本化构建提供来自督学方面的建议,甚至有些是独到的建议。

学年的第一学期,我观了江阴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课题是巜西门豹治邺》。本学期,我了该校二年级的一节劳动课,课题为巜戏剧头冠的制作》。两堂课结束后,我受邀参加了两个学科组的议课活动。说实在话,参与这种活动对督学来说既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考验。

西门豹治邺》这一课,在总体肯定的同时,我总感觉到这课还缺点"奇"、"特"、"厚"、"巧"等味道。在议课中,我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作为参考:①"邺"这个点可做点探究文章,当然功夫主要放在课后。探究题为:历史上的邺地、邺城是个怎么样的存在?请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下探究,并把探究的结果跟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②西门豹治邺》一课,开个好头是个关键。教学设计可以着眼于通过铺垫来制造矛盾对立、引出问题好奇和产生探究欲望。这样的教学才能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才会真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可进行如下设计:出示地图,说说邺地地理优势。(邺地靠近彰水,属于有土有水的存在,控制好水灾后是个不愁吃穿的好地方。)结合文本,说说西门刚到邺地任职时,此地却出现怎样的一番景象?(土地荒废、人口流失等怪现象)。这样的比对性、正反性、矛盾性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③基于整体教学观,教师应该从宏观上明确:西门豹治邺是围绕着"水(彰水)"进行的。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生产跟水息息相关。水既能灌溉庄稼,水也能造成水灾。所谓的为"河伯娶亲"能消除水患等迷信和西门豹兴修水利都直接或间和水发生着联系。④西门豹治邺,实际上是既治人也治水,而他采取的是先治人再治水的正确方略。治水先治人,治人先治心。西门豹懂得没有人的观念改变,没有对乡绅黑恶势力的打击,他的治邺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⑤ 西门豹治邺靠的是权威,西门豹也用好了权,即权为百姓所用。他用权威慑了乡绅黑恶,他也用权赢得了百姓拥戴后产生的威望。这是西门豹和西门豹治邺被历史记住和被百姓称颂的关键!这也是西门豹治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之所在。⑥西门豹对乡绅黑恶的惩治是文本和教学的重点。教师不能简单的由自己或让学生复述。而应该提出这样的递进性或深入性问题:如果你是西门豹,会采取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些乡绅黑恶势力?西门豹采取的惩恶办法可用哪一词句来进行比较贴切的表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说明西门豹惩恶除了用权还用了什么?(智谋)这也是此事件入列史记.滑稽列传》的原因。

关于《戏剧头冠制作》一课,我认为这节劳动课选题选得就很好,因为小锡班是该校的一大特色,戏剧头冠的制作与锡剧特色相匹配。整节课,学生基本上以小组为活动中心,大家动脑动手,参与的热情始终很高。唯一的不足是7组同学中只有3组完成或基本完成了这一制作。在集体议课时,我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如下建议:①尽可能压缩前面讲述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后面的制作。②学生在小组制作时,教师不能简单布置完任务就完事。既然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小组提出一些诸如分工协作等方面的要求:让特长学生做自己最拿手的某项工作、多次重复或任务较多的某项制作要留足人手、让水平较高学生指导其他学生制作、较早完成任务的同学可帮助制作、小组长要起好分配和协调工作等建议。

督学参与多学科观课议课,会给上课教师和教研组带来异质化碰撞,从而也会带来全新的视角和不同的启示。督学参与观课议课,虽然面对的更多的是不同的学科,但只要虚心学习和逐步积累,慢慢也会观悟出课堂的奥妙和教学的要义所在,慢慢也会评议和出自己非专业人士的自信和底气,从而为江阴正处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三力课堂建设作出一份督学之力。(责任督学:费元度)

 
版权所有:江阴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江阴市领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