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要闻
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二十一次研修活动
 
发布人: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 作者:黄丽娟     发布时间:2025-04-20 点击数: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在草木葳蕤的四月,江阴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以深耕班会设计· 共话跨域协同为主线,精心组织了工作室第二十一次研修活动,活动通过两场本土实践与一次云端对话,打造多维立体的德育研讨生态。

活动一魅力班会设计 点亮成长灯塔

4月9日4月16日,工作室主持人顾海英先后走进长山中心小学、南闸中心小学,给全体班主任带来《魅力班会的设计——让教育在活动中生长》专题讲座。讲座围绕“魅力班会”意蕴,阐述其意义价值,以“三个唤醒”点明核心目标,对比传统班会,突出本质差异。她结合班会设计流程阐述了“活动题目、背景分析教育目标班会过程、班会延伸环节的具体要求指导班会从“说教”走向“育人”碰撞出“生活化、趣味化、序列化”的班会新思路,构建“沉浸式、生长性”班级教育生态。讲座现场设置了20分钟班会设计环节老师们打破校际界限,按年级围绕给定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与设计。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创意。随后,工作室学员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能手徐敏、无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秀寇仙霞、刘金花、朱江英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她们从专业视角开展案例互评,肯定亮点,指出不足并给予建议。老师们在交流中明晰班会设计六大原则,对魅力班会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把握,更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活动二:跨域携手同行 共绘德育蓝图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4月18日,江阴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与新疆自治州“天山英才”袁梅名师工作室云端连线。围绕工作室开展的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行动研究》,工作室主持人顾海英为新疆、江阴两地骨干教师带来《让 “习语” 金句照亮童心:基于项目化学习的 “三维浸润” 教学范式探索》讲座。讲座“三重叩问”开篇,呼应“三全育人”到“全维育人”转变,剖析传统课堂症结,探寻教育突破路径。结合工作室成员耿佳秀老师的项目化教学设计实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三维融合”项目化教学模式框架对阶段成果进行复盘反思。在深化研究方向上,提出学科融合、家校协同、数字赋能等路径,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这场跨越地域的双向奔赴”,落实“资源共享、课题共研、成长共促”目标,为德育创新提供思路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持人顾海英的讲座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一位老师的教育心田。老师们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更是深刻认识到跨域联动教研的魅力。正如新疆自治州“道德与法治工作室”主持人袁梅老师所言“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中,大家跨越千里的情谊绽放出了新的光彩。顾老师的讲座,从政策导向、现实困境等多维度深入剖析,提出的“三维浸润”模型极具创新性。内容浸润贴合学生认知,教法浸润生动有效,师资浸润扎实有力。这场线上交流,不仅是专业的学习,更是两地德育工作者心灵的碰撞。期待未来继续携手,打破地域界限,共同探索德育新路径,让德育之花在各地绚丽绽放,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人间四月,是播种也是生长的时节。本次活动构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文化育人-跨域联动”四维育人格局,打造“专业引领-实践创新-成果转化-辐射推广”发展闭环。未来,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将持续深耕,让每一次研修都成为拔节生长的起点,用德育温暖照亮孩子成长路。

 

  

  

  

  

  

  

  

技术支持:江苏领悟 版权所有: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10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70350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