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数学新课标精神,推动数学与多学科深度融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4月28日,江阴市“做数学•促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大比武在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做数学•促理解”为主题,从“跨界融合,创新实践”出发,汇聚全市14名优秀教师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盛会。
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融合新路径
参赛教师紧扣跨学科主题,立足数学学科本质,巧妙融合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识,设计出丰富多样的真实情境任务。《穿越时空的度量衡》中,赵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手制作“黍米尺”,感受古人的智慧,理解度量衡的本质。《AI特工局:信息大解密》中,徐老师巧妙地将特工编码的神秘元素融入教学,借助豆包的智能辅助,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知识探索之旅。《奇妙的螺线》中,倪老师以“螺线”为纽带,巧妙串联多学科知识。《度量衡的古诗——漫“渡”人生路》中,余老师紧扣主题,将语文历史数学融合一体,在感受历史的温度同时,体验文化的力量,理解数学的深度。《小小摄像师》中,施老师通过驱动性问题“怎样的照片美?”出发,引导学生感受黄金分割比在摄影中的应用,从发现美到探究美再到应用美。《度说古今》中,魏老师以度量衡发展为主线,串联起不同学科的核心内容 ,让学生经历度量衡由不统一到统一,粗略到精确的一个过程。《跳水中的数学》中,顾老师将数学与体育完美结合,学生在角色扮演(评委、运动员)中解决了有关跳水的真实问题。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数据建模等方式,既深化了数学思维,又提升了综合应用能力。
以赛促教,赋能课堂转型
本次大赛不仅是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的检验,更为全市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创新范本。《杆称的奥秘》中,教师将生活中的杆秤与物理杠杆平衡结合,通过任务探究发现其中的原理,最后实际应用。《曹冲称象》中,徐老师与王老师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同时也渗透了数学建模思想。《快递来了》中,孙老师以“如何快速计算复杂快递费用”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利用A获取知识,为数学教学赋能,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边界。《再探曹冲称象》中,李老师将故事中的“等量替换”思想与数学中的“转化”策略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故事情境中理解数学。《时间密码:现在几时了》,何老师把地理知识和我们数学上的时间知识融合在一起,时间不再是课本里抽象的数字,而是化作了连接世界的隐形纽带。《立竿见影——森林迷踪大冒险》中,秦老师以“森林探险”为情境主线,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小小徒步策划师》中,顾老师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与徒步有关的“路线规划、时间安排、物资准备”数学知识。各位教师在“情境驱动—任务探究—实践应用”教学流程中的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转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江阴教育的这场跨学科教学盛宴,恰似一泓活水,为数学课堂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创新动能。展望未来,跨学科教学必将如春藤蔓发,在更多课堂绽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