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长泾实小:古镇文脉润童心 行走思政树新人
——长泾实小教育集团举行思政特色教育暨红领巾“指慧”社团展示活动
发布人: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 作者:孔徐音     发布时间:2025-05-20 点击数:
 

近日,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古镇文脉润童心 行走思政树新人”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特色教育暨红领巾“指慧”社团展示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融合地方文化与思政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活动当天,江阴市教育局副局长陆振华、团市委副书记张子晔,长泾镇党委副书记钱浩、长泾镇副镇长殷妮,无锡市劳动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顾敏娟,江阴市文化遗产科科长谢诚,江阴市教育局德育科副科长黄伟,江阴团市委学少部负责人、市少先队副总辅导员华秦瑜,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陆新丽,江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顾晓萍、江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葛建伟,以及长泾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洁等领导嘉宾出席。此外,江阴市民间艺术家剪纸协会会员代表、无锡市陈婷名辅导员工作室成员、无锡市顾敏娟劳动课题组成员、江阴市沈晔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江阴市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长泾片各小学德育领导、骨干班主任,以及学校非遗社团的孩子们也一同参与了活动。

活动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陆振华、钱浩、张子晔、黄洁共同启动了“童行思政路 践悟共启程”行走思政项目,标志着长泾实验小学在思政教育创新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长泾镇副镇长殷妮在致辞中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学校在传承地方文化、创新思政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

在非遗传承环节,无锡市长安中学、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江阴市新桥中学、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签订了非遗传承校际联盟协议,为地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同时,为非遗辅导员颁发了聘书,江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长泾实验小学互赠了剪纸、版画作品,展现了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的深厚根基与蓬勃活力。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古镇文脉润童心 行走思政树新人》专题视频,深入了解长泾实验小学在思政教育与非遗文化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随后,河塘中心小学的评弹《泾水河畔我家乡》和长泾实验小学的锡剧《江阴是个好地方》精彩上演,孩子们用生动的表演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非遗游园会 童趣百宝箱”红领巾非遗社团集市在长泾实小彩虹步道上热闹开市。来自长泾实小、河塘小学、长安中学、山观高中、新桥中学等学校的非遗社团带来了版画、茶食、发禄袋、翰墨书画、泥塑、青蓝染韵扎染、藤心匠艺、童心织梦、缠花、铝编、美芝芝、刺绣绳结、纸乐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孩子们在集市中穿梭,体验非遗文化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一纸传神韵 童眸映匠心”红领巾非遗社团教学展示环节,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李梦老师执教的《剪纸徽章》和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王玉山老师执教的《人物剪影》两堂课,将非遗技艺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展现了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承的生动实践。与此同时,江阴市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还参加了思政一体化建设培训,西石桥中心小学曹芸老师执教的《正确认识广告》以及锡山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涛的《行走:思政学习的立体化生长密码》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江阴市长泾实验小学立足长泾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深厚文化底蕴,以“美育浸润”为路径,将地方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有机融入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创新“行走的思政”育人模式。通过此次活动,学校进一步彰显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也为地方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技术支持:江苏领悟 版权所有: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10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70350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