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贯庄社区活动室内流淌着此起彼伏的稚嫩笑语与专注气息。贯庄小学茅婧老师带领志愿者团队,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启了第三次“彩虹课堂”暨成长合伙人活动的旅程。这一次,孩子们踏进的是绘本故事中猫的奇妙世界。
茅婧老师以自家两只爱猫的日常照片作为课堂钥匙,轻轻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孩子们争先分享家中猫咪的趣事,甚至有人激动地讲述自己照顾流浪猫的经历——这份与生命的温柔联结,悄然铺垫了今日主题的基石。
随后,茅老师将孩子们的目光引向经典绘本《11只猫进袋子》。故事中,十一只猫咪用顽皮的好奇心试探规则边界:摘花、过河、爬树,最终被怪物俘获。然而,当它们巧妙利用“禁止钻进木桶”的规则成功脱困后,面对“禁止横穿马路”的警示,这群“皮孩子”最终选择了天桥。孩子们的笑声在课堂中回荡,仿佛在故事镜子里瞥见了自己顽皮又可爱的身影。
真正的规则教育,绝非一声冰冷的“不行”。如绘本所示,当孩子亲身体验了越界后的困境,那规则便不再是束缚,而是通往自由与安全的道路。孩子们在笑声中领悟:叛逆的试探终会撞上现实的壁垒,而规则之中,恰恰蕴藏着真正的智慧与解脱之道。正如铁臂阿童木之父所洞见的,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其哲理深度甚至超越了《老人与海》——它温柔而犀利地揭示:错误往往是最好的老师,经历才是规则的注脚。
故事落幕,思考延续。茅老师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执起画笔,在白纸上描绘自己心中那只“遵守规则的猫”。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线条与色彩间跃动着他们对规则的全新理解。有的猫儿端坐于红绿灯下,有的则温柔守护着花园的小苗。这一刻,规则不再抽象,它内化为孩子心中守护美好的具象伙伴。
当社区成为课堂,当绘本化为心桥,贯庄的这堂“彩虹”之课,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种子:规则并非剥夺欢乐的锁链,而是生命成长中不可绕行的阶梯。每一次拾级而上,都是向着更广阔的自由天地前行——这阶梯的尽头,终将是成熟灵魂对世界温柔而坚定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