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温度,源于对育人本真的执着探索;团队的成长,离不开每一次思想的交汇与行动的协同。9月24日,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第二十六次研修活动在长山中心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结题筹备,蓄力攻坚”为主题,聚焦三项无锡市级课题的结题冲刺工作,凝聚集体智慧,明确任务路径,为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注入坚实力量。
活动伊始,成员们齐聚一堂,开展集体研读与交流。大家围绕《德育报》中工作室成员黄丽娟发表的“能量手环”德育实践案例展开交流。该举措通过五彩手环帮助新生融入校园,在趣味互动中促进习惯养成,展现了德育创新的温度与智慧,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生动素材。在“明势聚力”环节,导师顾海英结合近期参与的“无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研究活动,分享了对德育工作的思考。她指出,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政课改革应注重“故事化、情景化、智能化”,德育成果则需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效度。随后,导师围绕结题要点,从研究背景、实施路径、案例梳理到成果反思,逐项明确撰写规范与重点,为成员们厘清了结题工作的逻辑框架。在分组研讨阶段,成员按课题方向分为三组,聚焦论文结构与成果梳理展开深入交流。通过集体协作,各小组进一步优化撰写思路,细化材料整理与任务分工,有效破解结题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活动尾声,导师对各组的研讨成果予以肯定,并进一步明确结题阶段的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她强调,结题不是终点,而是德育实践深化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契机。工作室将秉持“共建·共研·共成长”的理念,推动课题成果转化为可推广、可应用的德育资源,让研究真正服务于育人一线。
本次研修活动,展现了工作室扎实严谨的研风与协同共进的团队文化。未来,我们将继续在德育的道路上深耕不辍,以专业与热爱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让教育的美好,在每一次探索中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