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申港实小:深耕教学评一致性,赋能数学深度理解
——开展小学数学学科主题培训活动
发布人:申港实验小学 作者:吴萍     发布时间:2025-10-10 点击数:
 

为破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评”脱节难题,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深度转型,109日下午,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阴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包静娟开展“数学理解视域下教学评一致性”主题培训活动。江阴市屈佳芬名师工作室成员与申港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新路径。

培训活动以专题讲座为核心环节。包静娟研训员以详实的调研数据开篇,直指当前数学课堂的关键痛点:部分教学仍停留在“重知识传递、轻素养培育”的层面,教学目标、学习活动与评价环节存在明显脱节,“教--评”异化现象制约着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困境,她以“UbD逆向设计”理论为支撑,结合“数学理解圈层模型”,清晰拆解了数学教学内容的三层逻辑:一是聚焦 “持久性理解的内容”,如位值原则、图形元素关系等学科核心观念,这是学生数学思维构建的根基;二是引导学生探索“需要发现的知识”,即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学元素及元素间的内在关联;三是夯实“应当熟悉的内容”,如基本运算技能等基础能力。

为让理论更易落地,包静娟研训员以乘法教学为例,生动展示了从“32 相加”的具象认知,到“多位数×多位数”的抽象运算,再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迁移应用,完整呈现了“具象-抽象-迁移”的数学深度理解过程,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结构化教学思路。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上,包静娟研训员创新性提出“身体-情感-元认知”三维联结路径。她结合“认识百以内数”的教学案例,强调通过小棒拼摆、计数器操作等动手活动,帮助低年级学生构建具象思维;以“数对确定位置”的情境设计为例,建议通过“寻宝游戏”“小组竞赛”等任务,将“挑战好奇”的个人动机与“合作竞争”的集体动机相结合,激活学生学习内需;同时,她倡导教师运用“问题解决反思单”,引导学生复盘解题思路、总结数学方法,推动教学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培育”,最终实现“教--评”的闭环统一。

在培训交流研讨环节,现场教师围绕“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持久性理解内容”“逆向设计在不同年级的应用策略”等问题积极发言。大家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分享困惑与心得,包静娟教研员逐一回应,针对“低年级操作活动与评价的结合”“高年级复杂问题的评估证据设计”等具体问题给出实操建议。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所学应用于课堂实践,以“深度理解”为核心,优化教学目标、活动与评价设计,切实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此次专题培训是申港实验小学数学学科研修的一次精准发力。学校数学学科组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系列教研,通过课例研磨、集体备课、成果分享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培育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素养的主阵地,为江阴市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