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澄江中心小学:缤纷双节 “包” 罗万数
 
发布人: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 作者:陆晓磊     发布时间:2025-10-17 点击数:
 

色的十月,当祖国华诞遇上中秋月圆,澄江中心小学六年级的澄娃们带着数学眼光开启了双节的探秘之旅!这个假期,孩子们把课本里的长方体知识“搬”到月饼盒中,从月饼的包装开始,解锁“最省包装纸”的数学密码,让数学实践成为连接书本与生活的桥梁

一场“包装”实践,让数学跳出课本

活动前,老师抛出核心任务:将6个相同月饼包装成大长方体,找出最省包装纸的方案,再设计双节主题包装。没有现成答案,孩子们需亲手测量月饼尺寸,主动思考怎么拼怎么算怎么选。

孩子们开动脑筋,拿出月饼实物摆放、测量、计算,探索出月饼的多种排列方式,从中筛选出最节省包装纸的方案。整个过程中,不再是被动记公式,而是主动用公式解决问题,拓展了数学思维。

“算对”到“做好”,能力在细节里成长

找到最优方案只是起点,绘制长方体平面展开图、设计双节包装的环节,让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充分绽放。

起初,有孩子因尺寸标注失误,折叠时纸盒“合不上”,便重新测量修改;有的用直尺反复描边,力求展开图规范精准;设计图案时,孩子们更是巧思满溢——在纸盒“上面”画圆月缀五角星,“前面” 绘玉兔抱月饼,“后面”题“祖国万岁”,用多彩笔触勾勒节日氛围,甚至有人在盒内写下对家人的祝福,让包装成了“有温度的礼物”。

双节里的数学,藏着成长的小惊喜

这场看似简单的包装实践,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深意:对孩子而言,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不再是课本上孤立的抽象符号,而是转化为计算包装材料、优化包裹尺寸的实用工具,让他们真切感知“数学公式是解决实际度量问题的钥匙”;对家长来说,能直观看到孩子运用空间几何思维分析包装方案、通过精准计算减少材料浪费时的耐心与创意,见证数学思维在实践中的具象化呈现;对老师而言,这是 “数学生活化教学” 的生动实践,不仅让长方体表面积这一几何知识自然融入真实场景,更印证了“当数学问题与生活度量需求结合,孩子会更主动地探索公式背后的逻辑与应用价值”。

本活动紧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022 版》“综合与实践”要求,以双节为契机,让学生在测量、计算、设计中应用长方体表面积知识,培养了数感、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既落实“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核心内容,又渗透节约理念与家国情怀,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