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动态
桐岐中心小学:亦师亦友话手机
——桐岐中心小学开展“同爱”家长学校培训暨家长会
发布人: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作者:王金伦     发布时间:2025-11-03 点击数:
 

教育是一场跨越校园与家庭的温暖同行,家校共育则是这场同行中最坚实的桥梁。为进一步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让家长深度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凝聚家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10 月 31 日下午,桐岐中心小学精心筹备的 “同爱” 家长学校培训暨家长会如期举行,四、五、六年级全体家长怀揣着对孩子成长的期许,走进校园,共赴这场以爱为名的教育之约。

活动伊始,学校特别邀请到江阴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心高级讲师姚红梅,在阶梯教室带来“亦师亦友话手机”专题讲座。姚老师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以一场趣味十足的“请跟我做”互动游戏开启分享——她带领家长们模仿简单动作,在轻松的笑声中传递出“行动或许不完美,但每一次尝试都有意义”的理念,瞬间打破了现场的拘谨,为后续交流营造了温暖融洽的氛围。

讲座中,姚老师始终以客观理性的视角分析手机问题:她先梳理手机在信息获取、便捷沟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再深入剖析孩子沉迷手机的根源,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交需求、娱乐需求、探索需求、成就需求” 是驱动孩子依赖手机的四大核心动因,让家长们跳出“孩子贪玩”的固有认知,真正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

随后,姚老师结合权威研究数据,条理清晰地列出手机对青少年的六大不利影响,每一点都直击家长们的关切:不仅会损害眼睛、大脑等身心健康,还会因过度聊天、玩游戏、刷视频挤占学习时间,甚至让孩子养成依赖手机做作业的惰性,弱化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手机相关消费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同学间的手机攀比会助长不良风气,更可能因管控矛盾破坏亲子关系。

面对这些痛点,姚老师没有倡导 “一刀切” 的禁止,而是给出四条充满温度与智慧的应对策略:一是共建“家庭手机公约”,与孩子一起商定使用时间、场景和规则,让管理充满共识而非强制;二是善用工具变 “堵” 为 “疏” ,引导孩子用手机学习知识、拓展视野,让工具回归本质;三是提供高质量 “现实替代品” ,多陪伴孩子参与户外活动、亲子阅读、手工创作,用丰富的现实体验填补内心空缺;四是以身作则不做 “低头族” ,家长用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手机是工具不只是玩具,是手电不是手雷,是良师益友不是庸师损友!” 讲座尾声,姚老师的这句生动比喻,让家长们深受触动,也为手机管理找到了清晰方向——唯有多理解、多关心,才能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非阻碍。

专题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移步孩子所在的班级。各班班主任早已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精心制作的 PPT、详实的学生成长记录,从学习习惯、课堂表现、人际交往、生活自理等方面,全面细致地小结了学生近期情况:既肯定了孩子们的进步与闪光点,也坦诚地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家长们对孩子的在校状态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此次 “同爱” 家长学校培训暨家长会,从专业的专题讲座到细致的班级交流,环节紧凑、内容充实,不仅让家长们掌握了科学管理手机的方法,更新了教育理念,更让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起了更畅通的沟通桥梁。未来,桐岐中心小学将继续以 “同爱” 为核心理念,持续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汇聚学校与家庭的力量,用爱与责任,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绘就更加美好的育人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