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新闻动态
江阴市中小学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4
 

为响应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时代号召,持续深化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10月29日,江阴市中小学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活动在江阴临港科创实验学校顺利举行。全市近50名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江阴临港科创实验学校沐曹阳老师执教《语音合成:探秘导航系统》,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围绕“制作智能导航系统”的驱动性任务展开教学。曹老师通过音频辨析、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掌握语音合成的基本过程,并利用Codelab编写程序设计智能导航系统,还借助了豆包智能体与学生共读《AI好声音公约》,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技术、树立科技责任意识。

周庄实验小学奚梦遥老师执教《机器翻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通过武契奇访问视频切入引出主题,借助多平台翻译对比、Codelab编程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点。拓展阶段,奚老师还带领学生探讨“机器翻译下是否需要学外语”,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技术、规范使用翻译工具。

要塞实验小学刘晓东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刘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围绕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培育素养的亮点,同时也给出了深化建议。刘老师还现场演示用扣子平台搭建智能体,借助插件与工作流实现意图识别、生成教学网页等功能,助力日常教学。

讲座环节,江南大学刘向永教授作专题讲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与趋势》。刘教授深入剖析智能时代教育变革方向,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重点探讨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践路径。他强调,随着智能技术的普及,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需在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培育。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史弘文老师围绕《江苏省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纲要(2025 年版)》,从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人工智能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各学段内容与学业要求四个核心维度,进行了深入且系统的解读。

市教师发展中心信息科技研训员祁小明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需从理念走向实际教学,教师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推进是关键。关于如何推进,祁老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打破认知壁垒,帮助小学生卸下对人工智能的“神秘感”;二是要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相关技能;三是要塑造正确观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理性的科技观,为其未来适应人工智能社会、参与技术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本次培训通过优质课堂展示、专家精准点评、专题深度讲座三种形式,探索了人工智能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方法。参训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所学所思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不断钻研人工智能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全力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扎实推动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稳步前行。

  

  

  

  

(供稿:质量监测室  编辑:中心办公室)

 
技术支持:江苏领悟 版权所有: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Copyright © 2010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7035092号-1